疯狂的“老子养生”老子文化的当代价值:执古之道 以御今之有
类型:行业动态 发布日期:2016-12-20 浏览量:
收藏本文章
-
疯狂的“老子养生”老子文化的当代价值:执古之道 以御今之有
河南省越调剧团的越调《老子》获得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绝非偶然。这一艺术实践既是对当前呼吁保护传统文化,传承经典的积极回应,又是一次当代戏曲艺术汲取传统文化精髓,进而立足当下,打磨出艺术精品的典范性实践。
在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被广泛认同和认识的今天,我们从什么角度“回望”传统,又如何通过艺术载体呈现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越调《老子》的创作或有启示。
仰望天空,也脚踏实地
薛若琳
老子是戏剧舞台上第一个由河南省越调剧团排演的古代圣人。大凡圣人都很难入戏。因为圣人的贡献一般是著书立说,以其哲学思想影响社会,启迪人们,而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多缺少尖锐的冲突,这是刻画和塑造圣人的弱项,因此,创作演出《老子》要有吃螃蟹的勇气和啃硬骨头的精神。越调《老子》则今年5月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一举获得文华大奖的殊荣,其艺术经验值得总结。
《老子》在近两三年的创作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原来该剧是神话题材,老子是神话人物。主要表现天庭的中天候发现上天的玄机屡屡被人间,致使天机泄露,他已侦知此事是老子所为,于是派蛊、惑二仙下凡,装扮童男童女迷惑折腾老子,考验他在金钱、官位和美色面前的态度,使老子无暇顾虑哲学问题而穷于应付烦恼。戏的结构和贯穿线以及人物关系的设置,看得出来是剧作家通过古代人物及遇到的问题作为载体,来表现对今天某些社会现象的感悟和思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毕竟因为神话笔墨太浓而冲淡了该剧的思想深度。在河南省文化厅、周口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关心下,越调剧团经过反复研究并听取了专家的意见,使该剧实现思想定位的重大转型和故事内容的重大调整,将神话题材转变为历史题材,将神话人物转变为历史人物,对原来的戏剧结构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和重组,使该剧取得实质性的升华,尤其是增加了“孔子问礼”,自然问的是周礼。他对周公所制的周礼顶礼膜拜,但那时列国纷争,群雄并起,是一个巧取豪夺、弱肉强食、以武逞凶的时代,孔子提倡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仁学,在当时几乎没有市场,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君很难采纳并施行,孔子感到很困惑,就跑去请教老子,于是两个伟大的思想家讨论“礼”的时代价值和社会意义,并且在对话中擦出火花。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一切事物都要遵循自然的运作法则,包括老子提出的“上善若水”,强调要顺着水的走势,就低不就高的顺其自然的行事作风。因此,“孔子问礼”这场戏是别开生面的。
有关老子的民间传说很多,可见百姓对老子的热爱,该剧充分关注民间性,顺其自然地表现了某些大青牛和群鹿的传说成分,不但增加了民间色彩,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同时,又增加了戏剧的审美趣味和视觉的轻松。
在《老子》中,老子勤奋的讲学授业,宣传他的“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和“上善若水”的价值观,在老子的《道德经》中,都做了充分的体现。老子的家乡陈国苦县(今河南周口市所辖之鹿邑县),被楚军扫荡,乡亲们逃难,衣食无着,他很痛心,就把周天子聘请他入宫的订金全部拿出来救助乡亲,老子看到民间疾苦,遂发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呼唤,强烈地表现了老子的爱民亲民思想。古往今来称为圣贤者,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如何,常常是检验其思想、品行和人格的主要坐标。老子是古代当之无愧的杰出圣人。我们为你提供最新的今日看点疯狂的“老子养生”老子文化的当代价值:执古之道 以御今之有信息。
越调《老子》围绕老子在《道德经》中宣传的“善”和由“善”产生的对人民的爱交织在一起,把圣人的言谈和哲理与其率范的社会实践联系在一起,使老子从以往的神坛上走下来,来到民间,关心民间疾苦,并热情地伸出援手,因此,戏中老子的形象熠熠生辉。
今天,我们重新审视2000多年前的老子,重新认识老子,把躺在墓室中的老子“唤醒”,使他重新站起来,走到现代舞台。任何时代,民间都有疾苦,圣贤人物可以仰望星空,去思考哲理、畅想未来,但也要脚踏实地,多想想民间的问题。这就是《老子》一剧对我们当代人的启迪。戏仍有加工修改的空间。例如“孔子问礼”,两位圣人代表着两种思想体系,应该揭示得更深刻一些。又如戏的矛盾冲突应在历史大框架真实的基础上,还可营造得更尖锐一些。(作者系戏曲评论家)
分享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