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老子养生"老子和谐思想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
类型:电子期刊 发布日期:2017-3-7 浏览量:
收藏本文章
-
“疯狂的老子养生"老子和谐思想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
《老子》一书的作者,从司马迁开始就搞不清楚,后来出土了长沙的帛书和郭店的竹简,也没有法说清《老子》为谁所作。弄清《老子》的作者是谁,是复杂的,需要更多的资料发掘。但是,《老子》一书是中华文化的宝贵经典,是不争的事实。它以深邃的、思辩的哲学思维,哺育着、培养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从古到今,连绵不断,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老子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人类伟大的哲学家。今天我们来发掘《老子》的和谐思想,探求建构和谐社会的文化基因,从现实的层面上去光大弘扬《老子》的思想,是很有价值的。
一、“道法自然”——宇宙发展之普遍规律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由道家到道教,先哲们撰写许多有名的著作:如《庄子》、《老子指归》、《阴符经》、《关尹子》、《列子》、《亢仓子》、《周易参同契》以及《太平经》、《抱朴子》、《上清灵宝大法》、《太上感应篇》等等,内容十分丰富。这些道家和道教的经典在几千年的传播中,不但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而且也塑造中华民族的民俗、社会心理等。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和道家的哲学,都重视天人关系的研究,都把天人合一、和谐看成是宇宙存在、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道”是道家哲学的核心范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是道家哲学的基本命题,以此展开了老子丰富的和谐的思想。“和”是老子哲学的基本价值选择,它传递到庄子以及道教的教义中,并且展示了道家和谐思想的特色。
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哲学命题中,就已经包含了“道法自然”是宇宙普遍规律的内容。从无形的“道”中生出有形“一”。“一”即“道”,“道”即“一”。“道”是从质上说的,“一”是量上说的。“一”是最小的数,也是最大的数。“一”是部分,也是全体。“一”是具体的,也是抽象的。世上没有一,只有一个人,一头牛,一颗树,一根草等等,因而“一”是无数个具体事物的抽象。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家认为,“一”即是“道”。“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这个“一”就是“道”。
作为“道”,它的特征是“道法自然”。所谓“道法自然”,就是按照事物固有的规律自行运动,不需要有外界力量的强制,这就是和谐、协调,宇宙间的客观规律就是这样的。“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这就是自然而然的宇宙之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也是自然而然的宇宙之道。“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万物只有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才能往复不穷的发展;事物内部和谐平衡才能回归到自己的本根上去;“静”即是协调,平衡;“命”,生命。“常”,自然状态,也是和谐。
作为“道”的“一”,它的哲学意义有二:第一,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除了道家的“道生一”之“一”以外,还有“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一也者,万物之本也。”第二,是“统一”、“同一”,即矛盾的具体的同一。“一”是一个和谐的同一体,是多种的、复杂要素的同一体。佛教说:“一即多”,“一”中包含着多种因素;“多即一”,多种要素都统一于“一”。“一多相即相入”,“一”是多种要素,多个矛盾的复合体。一个无穷大数的零次方,等于“一”,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老子》中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即“一”是阴和阳的矛盾对立统一体,就是作为“道”的“一”的本质状态。“一者,形变之始也。”也即是“一生二”,二即是阴阳,阴气和阳气为有形之气。任何事物都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万物负阴而抱阳”,就说明事物是由阴阳两种要素或两种倾势构成的。“冲气以为和”,和即是一,和谐统一。《周易·易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即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也即是“一”。阴与阳不是绝对的对立,它们的界限的划分是相对的,它们相互依存而存在,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相互含摄,即阴阳互补,构成了一个统一体。这不仅是自然界还是社会存在,也是人自身存在的本然状态。
汉代著名道家学者严遵(即严君平)认为:一是“太和”的根本。他说:“故一者,万物之所导而变化之至要者也,万方之准纯而百变之权量也。”严遵指出:要使宇宙、自然、社会保持“太和”和谐的状态,是要使“一”顺着自己的本性而不使受到破坏。“天之性得一之清,而天之所为非清也。无心无意,无为无事,以顺其性”;“地之性得一之宁,而地之所为非宁也。无知无识,无为无事,以顺其性”;“神之性得一之灵,而神之所为非灵也。不思不虑,无为无事,以顺其性”;“谷之性得一以盈,而谷之所为非盈也。不欲不求,无为无事,以顺其性”;“侯王之性得一之正,而侯王之所为非正也。去心去志,无为无事,以顺其性。”为何“得一”而能“顺其性”呢?是因为天的“阴阳自起,变化自正”;地的“山川自起,刚柔自正”;神的“消息自起,存亡自正”;谷的“虚实自起,盛衰自正”;侯王的“和平自起,万物自正”。严遵根据以上五种情况认为:宇宙何以能太和和谐呢,主要是因为“道法自然”,使之“顺其性”,即“无为”,不要人为去干预。“凡此五者,得一而行之,兴而不废,流而不绝,光而不灭。夫何故哉?性命自然,动而由一也。”相反就会破坏宇宙自然的平衡而不和谐,造成严重的灾难。他说:
“是故,使天有为,动不顺一,为高得卑,为清得裂。阴阳谬戾,纲弛纪绝。和气隔塞,三光消灭,雷霆妄作,万物皆失;
使地有为,动不顺一,为直得枉,为宁得发。山川崩绝,刚柔卷折。气化不通,五行毁缺。百谷枯槁,群生疾疫;
使神有为,动不顺一,为达得困,为灵得竭。变化失序,缔滞消竭,盛衰者亡,弛张者殁。
使谷有为,动不顺一,为有得亡,为盈得竭。虚实反覆,流泽不入。
侯王有为,动不顺一,为贵得,为正得蟨(音jué)。乱挠迷惑,事由己出。百官失中,丧其名实。万民不归,天地是绝。
由此可见,严遵认为:顺其一(道)的本性,按“道法自然”规律行事,宇宙、自然、社会就和谐,相反,若“动不顺一”,违背了道的自然本性,就会破坏宇宙、自然和社会的平衡,而导致不和谐。
庄子认为,破坏宇宙和谐的根本问题是阴阳失调,或阴亢阳虚,或阳亢阴虚,或“阴阳并毗(音pí,伤害),四时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其反伤人之形乎!” “天气不和,地气郁结,六气不调,四时不节。”“阴阳不和,寒暑不时,以伤庶物;诸侯暴乱,擅相攘伐,以残民人;礼乐不节,财用穷匮,人伦不饬,百姓乱。天子有司之忧也。”阴阳失调,就会天气不和,地气郁结,六气不调,四季寒暑的变化就会受到破坏,进而导致对人生存环境的破坏,伤害到人类的生存。社会的政治如果失衡,就会产生社会的暴乱;人伦道德失衡,社会就会出现无序状态,产生不安定。这不仅是古代当政者担忧的事情,更是今天全世界人类共同遇到的大问题。
总而言之,在老子、道家看来,“道(一)”支配着天地、神灵以及人类社会和人的心灵,即道支配着宇宙,而道内部含有阴阳,阴阳的和谐统一构成宇宙、社会的“一”。今日视点尽在“疯狂的老子养生"老子和谐思想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一”就是和谐,统一和和谐。阴阳失衡,“一”的平衡就受到了破坏,自然和社会就会出现灾难,因此,“道法自然”、和谐顺性是宇宙发展的规律。《准南子·汜论训》作了极为深刻的总结:“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生之与成,必得和之精。”也就是《周易·彖辞传》所说的那样:“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 天道自然之规律,各按自己的规律运行,天道就处于和谐的状态,就利于自然万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成长。
二、“冲气以为和”——老子和谐思想的基本特征
不但老子讲和谐,孔子、墨子乃至佛家也讲和谐。孔子和谐思想的基本思路是:“执两用中”、“因时而中”,阴阳互补,刚柔相济,宽猛相济,强调“和为贵”。这种思维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从事物对立的两极中求得一个平衡点、中介点,不“过”也不“不及”。这个中介点不是平均的数学点,而是因时间、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时而中”是儒家和谐思想的基本命题。
墨子学说的核心问题是要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他说:“凡回(往复运动)于天地之间,包(包含)于四海之内,天壤之情,阴阳之和,莫不有也,虽至圣不能更也。”宇宙间运动着的一切事物,莫不存在着矛盾对立的真实性和阴阳两个方面的统一与协调,这是客观存在的,是圣人也改变不了的。墨子强调的是社会的和谐,强调国与国之间、家与家之间的和谐;强调君臣上下之间的和谐,夫妇、父子、兄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从而达到“万民和,国家富,财用足,百姓皆得暖衣饱食,便宁无忧。”还说:“天下和,庶民阜。是以近者安之,远者归之。”这样就能:“一天下之和,总四海之内”的天下和谐的理想局面。为了达到和谐社会的实现,墨子主张“兼爱”、“尚同”、“非攻”等等,但是墨子的和谐思想重点在实践层面,对于和谐的哲学基础、天人关系等方面,探索得不多。墨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和合”的概念,是他对和谐思想发展的最大的贡献。
而《周易》的和合观则大大丰富和发展了孔子的和谐思想,也发展了墨子的和合思想,其基本特征是阴阳互补,刚柔相济,从阴阳的对待、对立和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中达到一种“太和”的和谐状态。这种阴阳互补和刚柔相济的突出表现在:中道和合、交泰和合、消息和合、既济和合和生克和合等五种形态中。中道和合:即阴阳互补,刚柔相济,从阴阳对立中求得中道。“交泰和合”中的“交泰”一词源于泰卦。泰者,亨通也。坤上乾下,阴阳上下交感,故亨通、和合也。它是指两种在性质上不同,甚至可能是对立的事物,如果它们存在于相同的空间或在特定的条件下,会发生交互作用的,这种相互的相交或感通,可以促进事物状态的变化发展。“消息和合”中“消息”一词来自于贲卦和归妹卦彖辞:“君子尚消息盈虚”,“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它讲的是两种发展趋势,是指两种相互联系而又处于不同发展方向的事物所呈现的交互作用的状态。“消”,指事物处于减损的、衰弱的、衰落的、下降的趋势;“息”指事物处于生长的、增加的、发展着的、向上的趋势。这两种不的发展趋势,处于此消彼长,彼长此消的状态,而形成事物的平衡、和谐状态。“既济和合”中的“既济”一词,是一个卦名,此卦的每一爻都当位,即阳爻处阳位,阴爻处阴位,而且各爻位的阴阳都是一一对应的,反映了事物的对应性、相应性以及协调性的特征。它指事物发展的每一过程、每一阶段中,其对立的双方的力量基本上是均衡的、和谐的,因而这样的事物处于发展的最佳时期。“生克和合”中的“生克”一词源于五行的相生相克,“生”是指事物间的相互生存、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克”是指事物间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相互限制等等。“生克和合”是指处在相互联系中的事物之间,因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而处于和谐、平衡状态之中。以上,五种形态的和合哲学思想,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的特征,也是华夏文化为主干的东方哲学的特征。
从方法论上看,以上的和谐思想的结构特征是:以阴阳、矛盾对立的两端(或两极)为其出发点,从中找出阴阳对立的结合点或中介点,以达到“执两用中”的目的。而老子、道家和谐思想的基本特征,其思路与孔子、墨子、《周易》有着明显的不同。认识这种不同和特点,对于深刻认识老子和谐思想有着极重要的认识意义和实践意义。
老子的和谐思想有别于儒家,也有别于佛家。“三生万物”中的“三”,其意义十分丰富,它的实质是“中和”。只有中和、和谐才有生命力,才能发展。没有“三”就没有生命,就没有发展。自然界中的有生命的物质,都是雄性因子和雌性因子的媾合为“三”而成的,这个“三”就是新的生命因子,它又再分而为“二”,再合而为“三”,以至于无穷。“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唐玄宗说:“冲者,中也,是谓大和。”帛书本《老子》则直接说“中气以为和”,即以中和之气构成为“和”。这个“和”也是“三”,这是老子和谐哲学思想的基本思路。
著名道教经典《太平经》把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和谐思想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它深悟“三生万物”、“冲气以为和”思想的深旨,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索。《太平经》把“三”细化为:“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等等。在这个“一分为三”中,“中和”是道学的重要价值追求。就是说“道生一”,“一”为元气。“元气自然,共为天地之性也”。从元气分化出太阳、太阴和中和三气,“三气喜悦,共为太和”。所谓“喜悦”就是三气的强弱度、运动度,不论从质还是从量上都协调、均衡,保持相对的平衡,也就是“太和”。相反,如果阴阳不协调,达不到“中和”就是失衡。“纯行阳,则地不肯尽成;纯行阴,则天不肯尽生。当合三统,阴阳相得,乃和在中也。”“中和”是阴阳是否协调、是否和谐的标志,“中和”是道家哲学思想特征性的概念。
《太平经》把“中和”这个哲学概念引入社会实践的领域,充分肯定它的功能和价值。“中和者,主调和万物者也”,“则三气合并为太和也。太和即出太平之气。断绝此三气,一气绝不达。太和不至,太平不出。阴阳者,要在中和。中和气得,万物滋生,人民和调,王治太平。”得“中和”之气也是治理好国家的根本,“民气不上达,和气何从得兴?中和乃当帝王治,调万物者各当得治。今三气不善相通,太平安得成哉?”可见,“中和”不但是老子、道家的思维模式,也是道家治理社会、管理国家的最基本的方法,是老子、道家和谐思想最具本质的特征。
佛教也讲中道、和谐。佛教的“但中”,相当于儒家的“中道”、和谐,即离开“空”和“有”两边,取其中道。佛教的“不但中”相当于道家的“中和”。“不但中”即是圆融中道,在空、假、中三谛中,任何一谛都不能离开其他二谛,即“空”中有“假、中”,“假”中有“空”和“中”,“中”中有“空”和“假”,但是更重视“中”谛。“观即‘空’即‘假’即‘中’,收‘空’‘假’而为‘中’,谓之‘不但中’。”中道即是和谐,圆融即是和谐,可见佛教的和谐思想与老子、道家是不同的。
三、“无为而无不为”——道家和谐思想的价值追求
在《老子》一书,“无为”一词共出现过七次,其内容虽然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都强调“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甚么事情都不做,而是应该依从“道法自然”、按照道的运行规律而为,不要违背事物发展的规律而妄为。“无为”是一种手段,“无不为”才是目的,才是老子思想的价值追求。
老子以独特的智慧来观察宇宙、观察社会、观察人生,因而他创立了与众不同的“无为而无不为”的社会实践哲学,其主旨是治国,他主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何为“以正治国”呢?朱森溥教授解释说:“‘正’乃是指正道,即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无为而无不为)的正确道路。在这条治国的道路上,对许多方面的问题必须认识清楚,处理得当,才能使国家成为国强民富、上下相安、生气勃勃、和乐美好的家园。”通过“无为”这种手段,而达到“无不为”的结果。治国要“正”,用兵要“奇”,“无事”是不作不合乎规律的事,不妄为,即是“无为”。他还说:“爱民治国,能无为乎?”王安石解释说:“‘爱民’者,以不爱爱之乃长。‘治国’者,以不治国治之乃长。惟其不爱而爱,不治国而治,故曰‘无为’。”如何治国?他认为:“上德无为无以(不)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不)为” ,上等品德的国君,无所作为,可是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到;下等品德的国君,想有所作为,可有许多事情做不到。为何“为无为,则无不治”呢?这是因为“道”是“负阴抱阳”的,它有一种内在机制,能促进事物自然而然地发展、变化、成长。这种“内在机制”,就是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在《老子》第二章中,通过对美与恶、善与不善以及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等矛盾的分析之后而得出结论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圣人治理国家,知道有为则有所不为,因而使用“无为”的政策;知道有教则有所不教,因为实行“不言”而教的方法。遵循事物自身运动的规律,按照自身的规律办事,不主观地,妄自作为,就能通过“无为而治”路线、方针和政策,使“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好静”、“无事”、“无欲”均是“无为”的延伸,不妄作故“好静”、“无事”、“无欲”,一般的人都多“欲”,因而浮燥、惹事。即通过“无为而无不为”、“为无为,则无不治”的治国政策,达到了“而民自化”、“而民自正”、“而民自富”、“而民自朴”的和谐的社会局面。
庄子丰富和发展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庄子在理论上把“无为”看成“道”的本质规定,他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道”真实而可可确信,没有作为没有形体。“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万物的主宰者,因而“无为”即是“天道”,也即是“天德”,是宇宙万物发展的操纵者。“无形”的“道”是通过它的“无为”的方式来调控万物。所以治国的方法“莫若无为。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无为者,万物之本也”。所以,古代治理天下的统治者“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由于“无为”是“道”的本质规定,它能使“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生。”“无为”能使“天清地宁”,宇宙和谐,从而也能使社会和谐,“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天和”就是宇宙和谐,“人和”就是社会和谐。
老子依据“道法自然”的规律,运用“无为而无不为”的方法和“爱民治国”的情怀,所要想达到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呢?老子说:“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这是说“所以有道的人治理政事,要净化人民的心思,满足人民的安饱,减损人民的心志,增强人民的体魄。常使人民没有(伪诈的)心智、没有(争盗的)欲念。使一些聪明的人不敢妄为。”老子理想“小国寡民”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即是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并不使用;使人民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船只车辆,却不必每次坐它;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去布阵打仗;使人民再回复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之中。国家治理得好极了,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快乐。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对于“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李在峰先生作了很好的阐释,他说:“‘小国寡民’是老子所描绘的理想社会,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老子幻想着回复到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原始社会时代,在那里,没有剥削和压迫,没有战争和掠夺,没有文化,也没有凶悍和恐惧。这种单纯的、质朴的社会,实在是古代农村生活理想化的描绘。”老子这种理想是那个历史时代的产物,必然有它的历史局限性。
不但老子讲“无为而治”,孔子也讲“无为而治”。孔子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清代宋翔凤《论语发微》在解释“为政以德”时说:“德者,不言之化,自然之治,以无为为之者也。”李允升《四书证疑》说:“既曰为政,非无为也。政皆本于德,有为如无为也。”还说:“为政以德,则本仁以育万物,本义以正万民,本中和以制礼乐,亦实有宰制,非漠然无为也。”刘宝楠引《礼记·中庸》说:“‘是故君子笃共(恭)而天下平’。‘笃共’者,德也,所谓共己正南面也。共己以作之则,则百工尽职,庶务孔修,若上无所为者然,故称舜无为而治也。”孔子的“无为”是根于德,主要是通过“道德的自律”,使为治者和民众都自觉遵守社会的规范来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老子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孔子的理想社会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老子的“无为”是根于“道”、根于“道法自然”的,“道”本身就是“无为无形”的。“道”有一种内在的自我发展、自我调节、自我运动的机制,人们按照“道”的运行规律而为,因而“无为”不是无所作为,只是强调不妄自作为,这样就能达到自然和社会的和谐,所以。“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和谐思想的重要价值追求。
四、老子和谐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基因之一
人类社会始终充满矛盾和冲突,只是不同的历史阶段,冲突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不同罢了。当今由于人们欲望无限扩张,为了满足无止境的欲望,运用技巧,过度地勒索自然,使自然生态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出现了异常的天气,甚至灾难性的气候;由于一些发达的工业国、超级大国通过掠夺,剥削第三世界国家和经济不发达国家的人民,造成富国和贫国的矛盾冲突,导致了恐怖主义的肆掠。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超级大国以及第三世界的国家内也出贫富对立、两极分化,贪污腐败成风,社会矛盾十分突出,甚至尖锐,社会生态也受到了破坏。世界冲突不断,战争频仍,许多国家的人民处在贫穷、饥饿,在濒于死亡的边缘线上挣扎。我们今天面对着这样一个世界、这样一个社会,如何面向未来,有人类良知的、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都不得不考虑人类、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和前途,超级大国极端自私自利,只顾自身的利益,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拒绝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不考虑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挽救地球、挽救人类是当今面临的共同的任务。
当今,由于西方长期对第三世界的掠夺与剥削,以及超级大国所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造成了世界贫富的两极分化,是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不去研究、思考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并消除这种根源,一味只用武力打击恐怖主义,其结果越打击越恐怖,现在的事实就证明了这一点。有的国家以打击恐怖主义为名,去抢夺石油资源,并借机占领别的国家;以霸权主义者的心态,总以为别的国家在威胁它(事实上它时时处处在威胁着别的国家和人民),继续在世界上建立军事基地,在东欧建立导弹防卫系统,直接威胁着俄罗斯;与日本建立军事联盟,企图拉拢澳大利亚和印度,妄图建立第二版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包围中国,威胁中国的安全,以图阻止爱好和平的中国的崛起。中华民族是“坚毅的民族,不到最后的关头,决不轻言战斗,忍无可忍的时候,我会挺身而出”,用鲜血和生命去捍卫自己国家和民族生存的权利。
即是如此,中国领导人响亮地提出了建构“和谐世界”的理论,这是中国人民对世界前途和命运的关心,对全世界人民根本利益的关怀。中国之所以提出“和谐世界”的理论是基于中华文化的内在基因,以孔子、老子思想所主导的中华文化是“和谐文化”。“中和”“太和”,“以和为贵”从来就是中华民族处理民族关系、国与国之间关系的主导思想。在历史上,中国从来没有主动去攻击别的民族,往往是为了民族的利益而被迫应战,从来没有建立过殖民地,即使最强大的汉朝、唐朝以及明朝都是如此,郑和下西洋是和平的、友谊的使者,没有侵占过别国一寸土地,就是铁的证明。即是有了矛盾和冲突,也是采用和平谈判或和亲的方式来解决。这并不意味着中华民族的软弱而是铁的事实证明中国人民的善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中国人民从来不只顾自己的利益,以博大的胸怀去关爱其他的民族。从“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到“与邻为友,与邻为伴”的外交政策,正是建构“和谐世界”思想的体现。建构“和谐世界”的理论和作法,已经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拥护,它必将越来越深入人心,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从国内来看,改革开放近二十年,经济的高速发展,完全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国家比较富裕了,人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许多矛盾更加突出了,如经济内部的结构性的矛盾,政治体制的严重缺陷、新旧文化的冲突,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主要表现在: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严重失衡,如环境污染严重、贫富悬殊过大、贪污腐败成风、社会的压迫感太强等等,社会存在的种种矛盾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必定影响社会的安定,影响社会的发展。国家提出建构“和谐社会”的理论,是调整社会各种利益关系,解决社会矛盾的正确方法,它是一种战略性的思考,而不是权宜之计。建构“和谐社会”的智慧来源于老子、孔子的和谐哲学。这就是为何只有中国领导人才能提出建构“和谐社会”进而建构“和谐世界”的文化基因。和谐文化观念,如中和、太和、和合、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家和万事兴,早已溶入了民众的意识中了,因而建构“和谐社会”的思想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中央制定出了一系列具体政策,和谐社会的建构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充分体现了政府的人民性。
建构“和谐社会”是全方位的。要努力构建和谐省市县、和谐乡镇、和谐单位、和谐家庭以至和谐的心灵。现在有许多心灵失衡,有社会的压迫感太大,也有由于社会的深刻变化造成许多人价值观的扭曲,奉行极端个人主义,只图享受不求奉献、想不劳而获、想一夜之间发财等等。心灵失衡了,产生悲观情绪,看不见前途而走上绝路;价值观扭,想不劳而获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价值观是人一生行为的总钥匙,价值观扭曲了,极端个人主义占了上风,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种人不但没有生活的前途,更是没有生活的质量。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心灵和谐了,才能有前途和生活的高质量。
为要构建“和谐社会”,明确和谐社会的价值、意义以及它的文化内涵,除了要认真学习主席的讲话和相关文章外,还应该认真学习国学中的和谐思想,特别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和谐思想,因为它们都是构建和谐的文化基因,只有如此方能更好地理解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的伟大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分享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