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老子养生”以民为本篇之《注重教化、移风易俗》
类型:行业动态 发布日期:2016-12-21 浏览量:
收藏本文章
-
疯狂的“老子养生”以民为本篇之《注重教化、移风易俗》
老子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道德经》第32章)。在老子看来,道永远是无名无形的,“浑朴”即使小,天下却无人能支配它。身为王侯如果能掌握它,世间万物将会自然地顺从。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治理人民不需要命令,就会自动各就其位。有了管理,就需要立名分。既然有了名分,就要知道它的界限。知道界限就不会失败。好比道被放之于天下,就像江河之流入大海。
人们经常问,老子“道常无名”中的道我们应该怎么解释?很多人会说,道没有名字,也没有具体的东西来形容它,就像老子所说的根本没有人能够支配它。记得一位学者曾经说过,中国古代很多读书人在追求道统,那究竟什么是道统呢?所谓的道统就是这些读书人心中一个美好的梦,这个梦有点像我们今天所说的“乌托郑”。我们知道,古代的读书人只有投身于政治,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追求他们心中的梦。为此,他们就要投靠于那些贵族和侯王。一旦投靠了,手中也就掌握了权力,就能更大程度地实现自身的抱负。
老了曾经说,若是侯王能够遵循这个道,那么天下万物也就会非常自然地顺从,天地之间的各个方面也就会非常和谐,社会也就会非常稳定。看来权力越大,越好实现自己的梦呀。可是权力越大,为政者身上的责任也就越大,他们能保证道的实施吗?
众所周知,在古代凡是做官的人,大多是文化水平比较高的,他们理解这个道理自是不难。可是让普通民众来理解就有难度了。中国古代讲求文化教化,讲求礼乐。而这些都与教育有关。因此很多人都把教育的程度当做一个地方是否发展、是否教化到位的重要标准。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轼仕途坎坷,他在六十岁的时候被贬到海南。当时的海南还是一个基本上未开发的地方,长期与中原隔绝,基本上没有开化。那里也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在人们眼里自然是一个不毛之地、蛮夷之地。苏轼到达海南后,并没有消沉,尽管与中原天涯海隔,他除了吟诗作赋之外,就在海南兴建学校,推行教育。他成立了海南历史上两座书院,开启了一代文教之风。海南真正有书院,就是始于苏轼谪居昌化时期。为了确保文治教化顺利进行,苏轼委托山长陈乾辅具体负责,并置买若干田亩,靠其产出收益供学校书院祭祀修葺使用,有效地解决了学校的维护费用问题。
苏东坡刚刚被贬的时候,曾经在琼山府城住了十几天,据说他曾经让人开凿了两个泉眼。这主要是因为他到达海南琼州之后,发现这里的很多居民都在喝浑浊的河水。泉水,就指导乡民顺着地势开凿,一次,他在郡城的北部地底发现有果然挖出了两眼泉水。为此,各地前来取水的人络绎不绝,苏东坡给这两眼泉取名叫“洗心泉”和“浮栗泉”。苏东坡去瞻州之后,琼州郡守先后在双泉上建起“临清亭”、“濯缨亭”、“洄酌亭”。东坡北归,第二年于常州逝世,琼州士人闻讯后,就在双泉旁他读书的地方建起一座东坡书院,院中立东坡石像以为纪念,也称东坡祠。
正是因为苏东坡建立书院的努力,海南的文化传承一直在延续,到了明清时期,众多书院兴起,文教兴盛,全岛共有书院60余座,各地名儒、学者云集,学子数量众多,这些都延续了孤岛海南的知识之火。
难道这么多遭贬官员到海南这片化外之地推行教化是朝廷的旨意吗?不是,是这些读书人发自内心深处的自身的责任。我们为你提供最新的今日看点疯狂的“老子养生”以民为本篇之《注重教化、移风易俗》信息。他们认为有必要让这些身处边远之地的人接受中原的文治教化。古人云:“君如杼,民如水。杼方则水方,杆圆则水圆。”意思就是说,国家的君主就像盛水的容器一样,而人民则像水。容器是方的,那么水就是方的。容器是圆的,那么水就是圆的。这不正是要为政者注重教化,移风易俗,引导人民走向文明、富裕大道吗?
同志曾经指出:“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首先必须搞好党风,特别是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同志以身作则。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也提出“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党风正则政风清,政风清则民风纯。也就是说,党风、政风对民风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所以领导干部的作风至关重要。领导干部的爱好、举止,能对民间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古人说“楚王好细腰,后宫多饿死”,就是很好的说明。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单位,风气清正与否,源头其实在当地的领导干部那里。被后世传为美谈。
分享本文章